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简介
一、机构简介
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甘肃省体委科研室。1985年正式挂牌成立,省属科研院所,正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隶属甘肃省体育局。1997年成立甘肃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并增加相关工作职能,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设立“亚高原训练重点实验室”,2019年增加反兴奋剂工作职能,加挂“甘肃省反兴奋剂中心”牌子。1988年4月成立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依托单位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1、核定编制情况:省体科所为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4名,处级领导职数3名(一正两副)。内设办公室、群众体育研究中心、竞技体育研究中心、情报信息研究中心、反兴奋剂工作部等5个部门。
2、岗位设置情况:核定事业管理岗位5名,专业技术17名,工勤技术岗位2名。
3、实有人员情况:现实有职工22人(中共党员14人),其中管理岗位5人,专业技术人员17人(研究员2名,副研究员5名,科研人员学历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工勤岗位1人。其中有1名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指导专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与健康研究分会委员、标准委员会专家,1名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3名羽毛球国家级裁判,3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二、工作职责
贯彻实施国家科技工作方针,开展体育基础、应用与实践研究,提供体育科技信息服务;负责全省反兴奋剂工作。组织实施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准入、委托检查、调查听证、纯洁体育讲师及检查官培训、行踪信息、用药豁免等工作;承担全省国民体质监测,建立健全我省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开展全民健身方法研究与推广普及;承担竞技体育基础理论和亚高原训练研究,开展省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负责运动员科学训练监测、机能评定和科学选材等项目科技攻关,为省优秀运动队提供科研服务;承担“国家体育总局亚高原训练重点实验室”建设;承办省体育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承担研究课题及获奖情况
甘肃省体育科研所自成立以来,先后完成了国家、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专(编)著2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有:“中国青少年儿童形态、机能、素质调查研究”课题获国家体委体育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我国武术挖掘整理”课题获国家雄师二等奖,并被评为先进单位(1986年);“我国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遗传选材部分)课题获国家体委体育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国家社科规划重大项目2016—2022年);简牍中的体育史料研究(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018—2024年);新发展阶段供需双维度人力资本的统计测度研究(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023年—)。
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有:中国高身材运动员性染色体与身高的关系研究(国家体委1983);“2000年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兴体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课题获国家体委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专项奖三等奖(1993年);“甘肃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近期发展目标、战略对策及评价体系”课题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备战第九届全运会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和训练过程监控研究”(省科技厅2002年);“国内外高原训练研究新进展”(国家体育总局2003年);“敦煌金刚拳研究”(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研究”(省科技厅2006年);“甘肃高原基地特点及训练实践研究”(省科技厅2006年);“甘肃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选材标准”课题(2007年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高原训练研究”课题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利用亚高原优势培养中长跑运动人才科技支撑与保障研究课题获2009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马拉松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期生化指标的检测与应用研究”(省科技厅2009年);“世居亚高原马拉松运动员亚高原、高原训练期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省科技厅2010年);“世居亚高原女子柔道运动员亚高原、高原训练期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省科技厅2010年);“兰州市老年人身体成份评价与健康研究”(省社科办2011年);“甘肃省体科所基础条件建设”(省科技厅2010年);“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甘肃国民体质现状及健康对策研究”(省社科办2010年);“甘肃省世居高原—亚高原优秀运动员训练特点及成才规律研究”课题获甘肃省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2013年);“运动员远程监控实验研究及实验室科研条件提升的研究”(省科技厅2019年);“民族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挖掘与传承研究”(国家体育总局2020年)。
主持和参与厅级课题有:“西北地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对策及保证体系研究”获甘肃省高等学校1996—1997年度社科成果二等奖;“甘肃省国民体质现状、规律、发展对策和全民健身的研究”获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甘肃省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获2013年度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直机关公务员体育现状调查研究”课题获2013年度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社会体育发展宏观战略研究”课题2015年度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研究”课题获2017年度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城乡居民体育行为研究”课题获2018年度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农民体质状况研究”课题获2019年度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3年省体育局重大课题“甘肃省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报省政府批准在全省发布实施,“甘肃省小轮车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研究”获2023年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主持和参与的编(专)著有:《2000年甘肃省国民体质现状》(编著)获甘肃省社科成果二等奖(2005年);《2005年甘肃省国民体质现状研究》(编著)获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2009年),《甘肃省公共体育场馆(馆)现状分析及研究》(编著)获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2011年);《甘肃省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专著)获甘肃省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2013年);“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西北卷)研究”获2023年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获得专利有:2019年《一种运动员心率动态监测系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一种骨科用康复训练专用多功能床》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四、表彰奖励情况
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3次被评为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先进单位、1次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先进单位、2次甘肃省国民体质监测先进单位、2次甘肃省体育局先进单位,10人次被评为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和群众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先进个人,4人次获甘肃省体育先进个人和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1人被评为甘肃省省直机关“知识型”职工标兵,1人荣立甘肃省政府三等功。
五、未来发展
新时期,甘肃省体育科研所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科技工作方针,体育强国、科教兴国、健康中国战略。面向甘肃省体育事业发展需求,以促进体育科技创新发展为宗旨,以国民体质与健康研究、高原训练研究为重点,以区域体育比较研究为特点,体能训练和科技保障为主线。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凝聚和培养一批有团队精神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努力把科研所打造成甘肃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智库,高素质人才聚集地,自主创新研发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甘肃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